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空中乘务专业自评报告

【来源: 外语学院 | 发布日期:2021-11-04 】

一、专业概况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103人,累计三届毕业生94人。专业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展开校企合作,贯彻“按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思想,以素质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强化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致力为学生实习、毕业后求职和深造创造有利条件;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也为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空中乘务专业不断加强科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初步形成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师资队伍

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9名、企业外聘1名;有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包括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具有“双师”资格教师3人。同时合作单位每学期都会选派优秀教师到校讲授专业课程、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

(二)基本办学条件

专业与东方领航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针对行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按照行业标准制定了一整套学生半军事化管理规定及细则。完备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为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依托于外语学院英语日语专业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专业有现代化语言实验室3个,语言模拟实验室1个,形体室、化妆室各1个,乘务训练中心也正在建设中;合作院校的实习飞机、模拟舱、安检门、等教学设施也为学生的岗前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64余万册,电子图书4.2万册,中外期刊2400余种,另有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6个专辑。

二、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精神,继续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进一步适应辽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四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发展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群,更好地服务辽宁的经济建设。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政治思想坚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符合航空业发展需求、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航空服务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英语应用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航空运输和地面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有空中乘务员、空中乘务安全员、值机员、安全检查员(客检、货检)、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要客服务员(VIP)、航空票证录入员、配载员、机票销售员等。

(三)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礼仪风范

(2)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一定文学艺术赏析水平,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娱技能,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5)具备基本的安全及法律法规意识。

2、知识  

掌握航空业中机场、航空公司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与技能,了解国内外航空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相关产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1)掌握航空业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

(2)掌握旅客需求,了解航空服务业发展趋势;

(3)熟悉票务、值机、问询、机务等部门的业务知识;

(4)具有分析和解决服务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能力;

(5)具备文字处理、信息收集与管理能力。

3、能力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形体与礼仪,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水平、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自我拓展能力。

(1)具备从事航空地面服务和空乘服务的技能;

(2)具备从事机场和机上安全检查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4)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5)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6)具备符合空乘要求的气质形象和礼仪规范;  

(7)具有世界主要客源国和国内主要地区的礼仪习俗和人文地理知识并能运用其待人接物的能力。

三、专业优势

(一)实行素质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全面发展。通过把道德教育、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开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开展社会服务、普及健康知识、加强职业引导、鼓励体育运动等方式,夯实学生专业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诚信品质、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

(二)实行“订单式”培养

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使学生适应企业、行业标准。培养模式为前两年在外语学院学习,第三年转入东方领航总部教学区进行考证课程学习、技能强化训练及岗位实训,企业为专业实习、就业提供对口岗位。

(三)实施半军事化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以优秀企业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实施量化管理,配以半军事化管理,塑造一支具有职业品质与意志的队伍,加强学生职业素质。

(四)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强化客舱服务、航空急救、值机业务、广播播报等实训教学,增加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比例,强化顶岗实习环节,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五)强化英语等实践应用能力
依托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全面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应用于民航服务场景的能力;同时注重其他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计算机操作、应用文写作、日语等职业基本功训练。

(六)实行“课证融合”制度
在培养过程中,根据技能需求,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考取学历+专业+职业三类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通过对《普通话与播音技巧》、《民航服务英语》、《手语》、《急救》等课程进行“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实现资格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改革传统的课程成绩评定办法,在《普通话》等课程的考核中采取“以证代考”,使学生在毕业前参加乘务英语中级、手语初级翻译、急救、安检、普通话二乙职业资格考试,获得“双证书”或“三证书”。为了把机场行业最新需求和用人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中,学院也在积极申报机场运行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四型机场”建设和机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开展校企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
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组织考核考评,探索建立校企双主体一体化体制机制。专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更加合理且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全力打造在用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

与空港善瑞航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2、举办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教

秉承“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定期组织学生举办空乘职业技能大赛、礼仪大赛和职业教育活动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内各类竞赛,展示其安全演示、客舱服务技巧、中英广播词播报、急救技能、才艺等,以此推进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融合进程,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增强学生信心和培养其团队精神;与卡塔尔航空公司共同举办的职业实践比赛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面试技巧。 

3、注重思想道德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学院重视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和举行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进行思想道德培养讲座,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个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学生的课余文化、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空乘专业各年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获得多项奖励,获奖项目涵盖职业技能大赛、各类奖学金、运动会比赛、演讲征文比赛、话剧表演、文艺表演、学生会工作、迎新工作、礼仪服务等各个方面,其中空乘161班在2018年被评为铁岭市三好班级、空乘161班潘星岐和周歌同学获得2018年铁岭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空乘18、19级多名学生于2019年代表学校在辽宁省“弘扬中华传统,传播志愿精神”—中华传统礼仪手语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优秀手语表演奖。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创新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空乘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删减其中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的课程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实施项目教学,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2、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和文化课程,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更好地融合。注重素质教育,开设课程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专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企业反馈积极开发新的课程比如日语;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训场地、教学内容、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也使学生更加强化实践技能,突出岗位能力。

3、加大科研力度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专业带头人,结合教学实际,拟定教科研课题。现有国家级科研立项2个、省级项目3个、校级项目1个,省级论文20余篇。

4、建立教材优选机制

本专业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了与本专业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合教学的需要的教材;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能力水平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遵循“注重实践、梯度培养、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对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现有“双师型”教师3名,逐步打造一支符合实践型、高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生力军。通过举办课件制作比赛、教师技能比赛等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刘亚玲老师在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荣获辽宁赛区二等奖;陈璐老师于2018年被聘任为辽宁省成人本科生学士学位外语课程考试英语课程命题教师。

2、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选派教师培训锻炼

建设“引进、培养、外聘和特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选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举办讲座或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多次邀请前中国民航大学朱佩教授和华航航空学院主管教学的乔院长来我校为空乘专业的师生进行讲座;分别邀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郭院长和空港善瑞有限公司的张总做面试培训;聘任有航空公司从业经验的尹老师和田老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派多名教师去辽宁立仁航空和沈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同时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促使教学团队结构更加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石杨、刘亚玲、陈璐 东方领航第九期师资专业培训
杨冰、石杨 民航“机场运行管理”1+X证书师资培训 
石杨  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项目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国家级培训
石杨

辽宁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混合式课程建设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陈璐、王宇、肖寒、徐晓琼

辽宁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旅游类专业师资素养与能力提升

王宇 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培训
杨辉

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四)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专业课程要求,本专业的形体训练室、化妆实训室已升级改造;学校另投资新建两个多媒体网络语音室,以促进本专业民航服务英语、日语、播音技巧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英语语言实训中心,实现民航与地勤情境模拟训练和无纸化考试,为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学习环境。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外语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和空港善瑞航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实习飞机、模拟舱、安检门、值机系统等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岗前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健全管理制度

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健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定期专业调研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成绩考核制度、课程建设规范、督导制度、顶岗实习制度。

2、建立诊改机制

利用教育诊断平台和学校建成的专业诊改平台,建设科学的专业诊改内容和流程,通过审核数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检验效果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诊改、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全面发展分析等教育诊断,形成了良性的动态发展模式。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实训中心的功能,提供对外职业培训、建立对口帮扶的社会服务机制,开放实训教室,对开原白鹭洲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对东电医院的护士和学校教师进行礼仪培训等。

为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敬老爱幼、关爱残疾人、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空乘职业形象,定期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宣传活动,去社区、养老院和福利院进行公益志愿活动,传递温暖和爱心。专业师生作为青年志愿者,于2021年3月参加了由团市委和市青联主办的“学雷锋,致青春”活动,于2021年4月参加了由团市委主办的秦淮人家社区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项目,对社区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

教研室多位教师每年都担任铁岭地区高考外语口试的考官工作、参与沈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面试工作、担任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铁岭赛区以及铁岭市外研口语学校英语竞赛的评委工作,为辽宁和辽北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出应尽的力量。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教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进一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向企业的岗位培训学习,利用企业资源,改进专业课程,再造专业课程,开展“任务引领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等项目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意识,探索与发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二)职教理念有待创新

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及教育发展理念的培训,开展学术研讨,更新高职教育观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或“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素养,提高考证通过率与技术含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继续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引进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技术型或管理型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培训现有师资成为“双师型”。

(四)教学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专业潜能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的适应力。